學音樂的理由?
在這個系列文章的上一篇(學音樂的理由?— 是時候改變讓孩子學小提琴的目的了!(1))中,我們討論了最常見的孩子學琴熱度的問題。這一篇讓我們來看另一個也常常讓家長感到困擾的問題。
(本文旨在探討學音樂的理由,關於學琴的方法將會在另一篇文章討論)
學小提琴常見的困境 — 我的孩子沒天分還要繼續學琴嗎?
「老師,請問我家ooo什麼時候才能學到第二冊?」「老師,為甚麼XXX右手還是沒辦法好好控制?左手的速度好像也比其他人慢?」被一雙雙迫切又帶點擔憂的眼睛盯著,我只能語帶安撫地說明孩子的狀況。到底我的孩子怎麼了?怎麼會進度和其他同學不一樣?如果她沒有天分那是不是不該繼續了呢?
要想演奏一項樂器,並不像讀懂基礎的數學四則運算、背完7000個英文單字、理解化學式等一般學科一樣只需動腦。演奏樂器是一項「技術」、「思考」、「感知(聽、視、觸覺)」等各方面能力的總和,除了需要如體育、美術等領域,以技術作為表達的手段外,也需要如學科般的許多知識理解。基本的能力從最外顯的各種動作和技巧,到想要看懂樂譜的音高及節奏所需要的抽象思考及數學能力;待具備一定演奏條件後開始需要去學習如何從樂譜中的資訊去揣摩該曲目的情緒,甚至透過了解音樂家背景故事,進而更貼近地去傳達作曲家的想法。而要想做到以上這些細節,則需要熟練到近乎反射動作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的完美搭配。
而小提琴之所以這麼難入門的原因,是因為在基礎的第一關「動作」的部分(包括了站姿、夾琴、持弓、按弦),就嚇退了很多憑一股好奇的衝動便決定學小提琴的孩子和家長。但學琴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讓我們來問問自己:我們會因為小孩物理不如愛因斯坦、羽球沒有小戴厲害、英文能力不如native speaker、數學無法心算、國文無法寫出如張愛玲般的雋永語句,就因此讓小孩放棄這些領域的學習嗎?
怎麼可能!
沒錯,99%的家長的回答一定都是否定的。那否定的理由是因為這些科目有更深層的學習價值?還是只是因為升學成績需要?
最近在提倡的教育改革,很多人都認為學校的教育應該有所變革,除了科目間的界線不該再劃分的那麼清楚外,學習的重點也應聚焦於整合性的素養,而非侷限於各科的專業知識。那音樂這個領域的教學是不是也應該要跳脫原本知識和技術的框架,發掘出對孩子的一生更有意義的學習重點?
現今這個數位化的時代,各種免費方便又簡單易上手的編曲軟體隨處可見,可以說是只要有手機、電腦,誰都能編曲寫曲。這些科技產品讓音樂的門檻好像不再那麼高,不需太多的先備知識也能入門。既然用電腦就能夠創作出音樂,那我們現在到底為何還要學音樂,甚至是學習演奏樂器呢?以下是幾個在我學了20年的小提琴後,慢慢發掘並統整出來的附加價值。
a. 自信心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來自於自己有沒有能力完成一件事或是一個學習,透過上一篇(學音樂的理由? — 是時候改變讓孩子學小提琴的目的了!(1))的方法來增進孩子的成就感,讓小朋友相信自己能夠有所表現,進而一步一步達到強化孩子自信心的目的。而自信是會擴散的,當孩子在某一個領域開始感受到自己其實也可以表現的很好時,在其他領域的學習動機及成效也同樣會獲得提升。
b. 敏銳的聽覺:(見音樂教育的角色突破(1)— 音樂訓練vs.語言發展)
c. 專注力:看許多網紅或是在婚禮會場、展場的表演工作者拉琴,有時還能同時和聽眾互動,好像很輕鬆的樣子,其實一點都不!千萬別小看練琴時所需要的專注力!要想要有最基本拉琴的樣子,從「站姿」、「持琴」、「左右手手型」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來精雕細琢;若是想發出好聽的聲音就更不用說了,「音準」、「運弓」、「揉音」等基本的技術幾乎是一輩子的課題;至於想要有黃俊文、曾宇謙一般神乎其技的表現,「音色變化」、「樂曲理解(在e點詳述)」、「各項特殊技巧」更是不可或缺。當然並非每一個小朋友最終都要朝職業演奏家邁進,但是在嚴謹的練習過程中,能夠訓練孩子超人的專注力以及細心,這樣的習慣往往會擴展到孩子在生活中對待其他事物的態度,尤其是和練琴過程相像的學習上。
d. 一心二用的能力:在多數人的觀念中,一心二用並不是一件好事,在我小時候也常常被師長們碎念不要同時做兩件以上的事情(慘了!這篇是不是要屏蔽爸媽?),但事實上在學習的過程中,多的是需要我們一心二用甚至是一心多用的地方。舉例來說,在課堂中抄筆記時,要能同時處理老師正在講解的信息內容、消化理解、並轉化整理成自己能夠讀懂的重點。可能有些老師會放慢甚至停下講解的節奏讓同學跟上,但是在這個分秒必爭的社會,很多時候在和你溝通的對方是不會為了你而調整步調的,這時候就非常需要能夠同時專注在一件以上的事情的能力。
而練琴的過程正是在訓練我們一心多用的能力。從一開始練習便需要訓練讓左手和右手做不一樣的事情,當左手在為了一串快速音群傷腦筋時,右手卻要持續淡定且平均的運弓;視譜需要在閱讀譜中資訊(音高、強弱、表情、拍子)的同時,還要一面算拍子一面演奏;弦樂器在演奏時還需要非常專注地聆聽自己發出來的聲音,隨時校正左手的音高及控制右手的音色。而當和他人合作時就更不用說了,音樂家被訓練得要在忙著演奏自己聲部的同時,聆聽多個其他聲部在做的事情,並機動地調整音量、音準、速度等等,讓合奏能夠更加完美。
e.情緒的共感以及表達:音樂的演奏並非只是技術的表現,而是一個表達情感的媒介。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在失戀難過時聽悲傷的情歌聽到落淚、和朋友團聚因為唱或聽HIGH歌讓氣氛熱絡起來等等的經驗吧?人的情緒有「喜怒哀樂」,而音樂是從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累積進化(或說演變)而來的,自然也會有這些情緒。相較於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的器樂曲多數沒有歌詞,作曲家要能以音符來表示他自己的所見所感,因此曲目需要較長時間鋪陳,甚至有長達幾十分鐘包括了起承轉合的樂曲;至於演奏家的工作,就是想辦法將作者的原意最適切的傳達出來了!要能夠做到這一點,首先便需要對情緒有很深入的認識,並且能夠藉著同理作曲家創作該作品時的心境,去揣摩在許多音符和強弱記號等術語下所隱含的感情。在一次一次一點一點地去練習後,孩子對於情緒的感受力便會被強化,且更能夠感同身受其他人的想法,這對於EQ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